一场秋雨一场寒,秋末冬初,气温下降,温度变化较大,又到了宠物疾病高发期。
这个时候如果护理不当,宠物可是会生病的。不少铲屎官忧心忡忡,这个季节,对于宠物由内到外的防护,都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
秋冬季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,比如最近新疆喀什这波疫情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、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专家杨功焕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尚无法判定具体原因,但此次疫情与冬季来临、气温下降有一定关联。

霜降之后,气温逐步下降,一些病菌的活性增强,存活率较高。再加上昼夜温差大容易感冒,导致抵抗力下降,使病菌乘虚而入,增加了传染病流传的几率。比如犬瘟热,由于狗瘟病毒怕热不怕冷,冬季出现的病例非常多。因此一定要做好防疫消毒,家里以及宠物活动空间要定时消毒,保证环境卫生。温馨提示:宠物嗅觉异常敏感,一定要选择适合它们的无毒害不刺激消毒液。
由于秋冬气候变化快,宠物呼吸道黏膜不断受温度变化刺激,抵抗力减弱,容易造成喉气管炎,进而引发支气管等炎症,出现咳嗽、喘气等症状。
另外温差大且温度低,或雨雪天气寒气入侵,宠物会出现体温较高、咳嗽等情况,同时还有一些呼吸变重、流鼻涕的状况,这些都是感冒症状。
秋冬交替,温度越来越低,宠物肠胃道容易受凉,导致肠道痉挛,造成肠胃损伤,容易腹泻。
另外这个季节不仅人类需要充足热量御寒,会食欲大增,宠物的食欲也会大增。所以要注意肠胃养护,控制它们的饮食,不能暴饮暴食。
秋冬季也是寄生虫繁殖的高峰期,宠物(尤其是狗狗)户外运动多,如果没有做好预防,就可能感染上体内或体外寄生虫病,并带回家中引发人宠或宠物之间交叉感染。
因此一定要注意日常卫生,定时做好体内外驱虫。

很多宠物被毛较厚,通风不好就容易得皮肤病。再加上秋冬北方气候干燥,导致宠物皮肤表面干燥,皮屑增多,助长了蠕形螨等皮肤病病原体的生长。
但在秋冬季,要尽量降低宠物洗澡频次,建议2到3周洗一次,洗完后要及时将宠物毛发吹干,以免潮湿毛发加上宠物本身的体温滋养成了细菌温床,感染皮肤病。
宠物脚爪是最“接地气”的,每天接触不同的公共场地,脚趾间容易藏污纳垢,携带大量细菌。很多宠物的皮炎症状都是从爪子开始。秋冬多雨雪天气,宠物经常会弄湿爪子,而且有的铲屎官带宠物回家后,喜欢给它们用水冲洗脚爪但又没彻底擦干,很容易引发足底干燥、趾间感染等问题!

秋冬季是宠物疾病高发期,铲屎官们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,所以必须充分了解这些高发病的成因、症状及预防措施等。